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AC米兰战术受挫,下场比赛需全队作战,我们北方的半岛体育毛熊国人民就有了一个孔武有力的外号——“战斗民族”。无论是首都机场顶着雾霾降落的俄航航班AC米兰战术受挫,下场比赛需全队作战,还是冷战时期化身“巴伦支海手术刀”的Su-27,都让这个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但如果真把“战斗民族”和历史上的俄罗斯人挂钩,那就真的是图样了,因为俄罗斯的历史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辉煌。无论是在蒙古铁蹄下跪了几百年的莫斯科公国,还是苏芬战
争中阵亡的数十万军人,都能说明俄国的“战斗民族”属性仅仅是不怕牺牲,而不是善于作战。二战期间苏联红军的人海冲锋在漫长的战线上比比皆是,尽管大多凭借数量优势做到了对德军的沉重打击,但交换比也常常惨不忍睹。
历史一次次证明,俄国人只能在事关生死存亡的大规模战争中用广袤的战略纵深与众多的人口打一场损失极其惨重的防守反击,当然还不一定每次都能做到惨胜。至于体现国家科技实力、军队综合实力的中小规模战争,战斗民族一向表现不怎么样,他们只能在西伯利亚的原始民族那里耍耍威风。对手稍微强一点,俄国人就碰得满头是包,土耳其、车臣和阿富汗就是例子。直到今天,还有人认为俄罗斯对西方的强硬政策很“战斗民族”,但从军事上分析来看,正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正因为软实力的严重削弱,不得已而发动战争,地点都是在原苏联的势力范围内,这足以说明俄罗斯的强硬是在西方势力挤压下的无可奈何的防御行为。
而事实上,这个世界还有远远比俄罗斯战斗属性更强的民族。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中国是人类文明诞生时四个大河流域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流传到现在没有断绝的。然而很少有人去反思,为什么各大文明古国只有我们延续到了现在。除了我们处于一个相对封闭和边缘的地理单元使我们面临的外敌入侵远比中东地区少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只有我们战斗到了最后。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相传龙图腾之所以有着众多动物的特征,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兼并了黄河流域的众多部落,取得他们图腾的特征结合而来。从古至今,中国作为东亚农耕民族,长期面临战争威胁。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攻伐,还是大一统时期的烽火狼烟,都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公元2世纪被大汉击溃的匈奴人一部分内附,另一部分用数百年西迁至多瑙河中游,并成为5世纪叱咤欧洲的“上帝之鞭”;取代匈奴统治漠北的鲜卑部落,在进入中原两百年后也掀起了“胡人汉化”的风潮,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间接促就了隋唐的盛世;而相伴隋唐两百余年的突厥,在屡屡受挫后无奈选择西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
即便是非汉族王朝的改朝换代中,如蒙古铁蹄般骁勇善战,蒙哥汗亦不得不在钓鱼城下折戟沉沙;如八旗骑兵般所向披靡,努尔哈赤也不得不在宁远卫前仰天长叹。中国数千年来高水平的战争使版图不断扩大,外战打成内战,造就了多如繁星的战场名将、浩如烟海的经典战例和源远流长的战争历史以及坚忍不拔的尚武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得以长期居于东亚核心地位,即便西方殖民风潮袭来,料罗湾的明军战船依旧打得荷兰“海上马车夫”望而却步……
到了近代,尽管受尽列强的欺凌,然而中华民族秉持百折不挠的精神,始终没能让中国向印度一样沦为某一个列强的独占殖民地。清政府虽然腐朽而堕落,但伟大的民族英雄们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不仅在镇南关击败法军,还收复了被沙俄侵占的新疆,正所谓“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一战、二战,中华民族屡陷危急存亡之秋,然而在“最危险的时候”正是由于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献身,才有了真正实现独立的新中国,并通过朝鲜战争一举击退了十七国联军,彻底踢碎了“东亚病夫”的牌子。由此可见,曾经装备落后且“一触即溃的中国军队”,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发挥出了中华民族作为真正“战斗民族”的爆表战斗力。毕竟我们打了一辈子仗的将军比欧美那些只打了几年世界大战的将军在山地作战经验上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所以,我们要改一改战斗民族的定义AC米兰战术受挫,下场比赛需全队作战:倘若一个民族,战斗意识旺盛,爱国情绪热烈,诞生了无数有着非凡指挥艺术的名将,流传着影响深远的战争著作,有着悠久的战争史,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称霸四周的国家,才可称其为战斗民族。自1840年以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改革开放,我所见到的是,中国人未曾停息的战斗精神,何所愧战斗民族之称号?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